何乔新(1427~1502),字廷秀,明代永明(今江永县)人,明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历任南京礼部主事和刑部主事、福建副使、河南按察使、湖广右布政使、右副都御使和左副都御使、刑部右侍郎、刑部尚书等官职。
何为官较能体贴民情,在位期间曾多次为百姓上疏,请求减租、赈济、退还被占土地。他任湖广右布政使前,荆州的徭役摊派不公,老百姓负担徭役过重,不堪其苦。何乔新任职后,请准下令重新核查人口,按贫富分成九等,分等级负担徭役租赋,大大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任左副都御使时,遇饥荒,何上疏请准免除百姓的杂税、户口及银钞税的40%;任刑部右侍郎时,山西发生特大饥荒,奉旨前往救济,使30万灾民免于饥馁招回外逃灾民14万户回乡安居;任南京刑部尚书时,发现芦州土地多被中官霸占,上疏奏请将被霸占的土地归还给百姓。
何乔新治政有方,锄强除霸,整顿地方秩序,并多次上疏请求改革政治,受到皇帝褒奖。他任福建副使时,福建豪绅称霸,盗匪猖獗。福宁的尤氏,称强霸道,滥杀无辜'出入兵丁护卫,拒捕达20年之久,为地方一大患;福清的薛氏,常出入外国人的黑市场进行非法贸易,案发后又图谋叛乱;寿宁银矿被盗矿者聚众千人盗采和抢劫。何乔新招募兵丁,剿除地霸和匪帮,重建该地社会秩序,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改任右副都御使后'上疏请求加强山西边防措施;任左副都御使时,上疏请求整饬狱讼,加强办案能力;任刑部尚书时,上疏请求严密关防措施。所请一一得到皇帝准奏,并诏令执行。
何乔新为人刚正不阿,不与奸臣为伍,因此仕途坎坷,常受奸臣非难、捧挤和诬陷。他刚入仕途,就被故侍郎揭稽诬告“逼死父亲,逼嫁庶母”,幸亏庶母咬断手指为其鸣冤'才免遭罢官之厄命。都指挥袁彬以权谋私,托何乔新办私事。何执意不从,袁彬恼羞成怒,派人挑他的过失,以图报复。因何乔新为官清正,无可挑剔,方免于难。孝宗帝即位后,万安、刘吉等人嫉妒何的声名政绩,将他调离京城,京中群臣纷纷上疏挽留。直至弘治元年(1488),皇帝才召回其任刑部尚书。许时吉等人累次制造刑狱冤案,何乔新依律予以纠正。为此,许时吉怀恨在心。时大理寺丞的职位空缺,邹鲁企图补此缺,何乔新却举荐郎中魏绅,邹鲁蓄意报复,诬告何受贿而包庇坏人,许时吉亦趁机作梗,何被迫上疏请求辞职还乡,于弘治十五年(1502)逝世。后经查实,何乔新受贿包庇之事纯属乌有,邹鲁被判诬告罪。正德十一年(1516),何乔新被追封为太子太保爵位,并准予荫封后代。次年,赐谥文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