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重点领域公开 > 乡村振兴
分享到:
江永县乡村振兴•工作动态 (第十期)
  • 2022-10-24 20:22
  • 来源: 江永先锋
  • 发布机构:江永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 字体【      】
   编者按:为进一步宣传和推介江永县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营造浓厚的乡村振兴干事创业氛围,激发广大驻村干部奋勇争先助力乡村振兴,县委组织部在“江永先锋”微信公众号上开设“乡村振兴工作动态”“乡村振兴驻村日记”“第一书记谈乡村振兴”三个专题栏目,宣传报道驻村工作好经验好做法,更好地发挥驻村干部“主力军”作用,为江永县乡村振兴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江永:“54321”模式破陈规陋习树新风
今年以来,江永县按照中央、省、市的有关文件精神,创新工作方式,精心设计活动载体,探索出一条“54321”江永农村陈规陋习整治新路子。
突出“5”个重点,整治工作有“的”放“矢”。一是重点整治大操大办,着力治理农村高价彩礼、随礼攀比、酒席宴请频繁以及闹丧扰民、建豪华墓地等陋习等问题。二是重点整治“黄赌毒”,形成农村地区“不涉黄、不参赌、不沾毒”的良好氛围。三是重点整治封建迷信、宗族拉帮结派、祭祀不文明行为及重男轻女的落后观念。四是重点整治不孝不尊、酗酒斗酒、酒后滋事等不良行为。五是重点整治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实现村庄干净整洁有序。
建立“4”支队伍,整治工作同“心”同“力”。一是建立党员先锋队。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驻村工作队为主体,着力开展“四帮四带”活动。二是建立村民“四会”。目前,全县所有行政村(社区)全部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三是建立巾帼志愿者。县妇联发放倡议书3.6万份,组建500人的妇女志愿者服务队,引导家庭成员积极投身全县农村陈规陋习整治工作。四是培育调解委员会。各村充分发挥五老人员及新乡贤的作用,聘任他们担任义务调解员。同时,整合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等资源,村里配备人民助理调解员。
坚持“3”个融合,整治工作绘“声”绘“色”。一是与文明创建工作相融合。全县以文明创建为载体,深入开展最美人物、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公婆、好妯娌、好邻居、美德少年、最美家庭等各类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二是与专项整治工作相融合。县委政法委将整治农村“黄赌毒”和平安乡镇、平安村、平安家庭等平安创建工作纳入综治工作考评范畴,重拳打击各类黑恶势力等违法犯罪行为。三是与优秀文化传承相融合。全县各乡村通过深入发掘女书文化、瑶文化、上甘棠文化、耕读文化的精髓,制定村规民约,常态化开展“家风家训展文明,创星级文明户亮乡风”主题创建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发扬光大。
开办“2”个讲堂,整治工作入“脑”入“心”。一是开办道德讲堂,强化乡风文明教育。在村乡风文明实践中心开设道德讲堂,请新村贤讲述做寿、婚嫁、丧礼习俗,提倡喜事简办,倡导移风易俗。二是开办法治讲堂,强化法治宣传教育。邀请30多名老法律工作者,采取“老少共学,老少同乐”的模式,利用周末、节假日开展义务为村民开展法制讲座。目前,累计开展讲座80余期,受益人数突破6万人次。
打造“1”个中心,整治工作可“触”可“感”。紧紧围绕“打造乡风文明高地、争创乡风文明样板村”目标,着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利用道德讲堂、百姓舞台、农家书屋、村广播室、村卫生所、文体活动广场等活动场所开展移风易俗、禁毒、健康知识等宣传,打通乡风文明建设“最后一公里”。据不完全统计,全县112个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321余次,收集需求500余条,解决群众困难260余次。调解矛盾纠纷134余件(来源:红网)

邑口村:龙腾虎跃庆盛会
“咚咚锵,咚咚锵……”10月16日早上,江永县桃川镇邑口村村民服务中心前坪,村里的舞龙队和广场舞队队员们身着盛装,聚集在一起舞龙、跳舞,用这种最质朴的方式迎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观看。
在村民服务中心大厅里,挤满了前来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大会实况直播的村民。今年76岁的老党员尹老四,腿脚不便,但他拄着拐杖还是和其他党员一道早早地来到大厅,守候收看盛会直播。全村党员干部群众以无比喜悦的心情,满怀对党和国家事业繁荣发展的满满信心,衷心期待着“二十大时光”的到来。



邑口村地处湘南边陲,距江永县城40公里,与广西富川县相邻,素有“楚邑之口”之称。2016年整村脱贫。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为10万元,村人均收入由6000元稳步增长到1.73万元。今年获评为“湖南省村庄清洁行动示范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入选为“湖南省十大优秀典型案例”。
“党明国盛泽及千代,政通人和福降万家”“饮水思源”易地搬迁安置户尹加秀在自家门前贴上了一副对联。“今天,适逢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们全家人要把内心深处感激党的恩情表达出来!”尹加秀的父亲、78岁的尹凤幼向大家解释道,五年前,尹加秀家还是村里公认的最贫穷的人,那时一家4口仅靠2亩地种植柑橘和稻谷维持生计。而现在,他已经是村里小有名气的致富能手了,女儿也顺利地读完大学考上了公办教师。
邑口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省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谢韶光收看完党的二十大开幕大会实况直播后说:“今后我们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努力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来源:永州日报)
南峰山村:进村入户开展森林防灭火、疫情防控宣传工作
为迅速落实市、县关于森林防灭火、疫情防控相关文件精神,10月19日,江永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全体干部职工深入联系村南峰山村,积极开展森林防灭火、疫情防控等相关宣传工作。



该局组建多个森林防灭火、疫情防控宣传小分队,以“进村入户宣传小分队”创新形式深入到各自然村入户开展森林防灭火、疫情防控工作宣传活动。宣传小分队通过发放张贴近期野外违规用火案例、森林防火令等相关宣传资料两百余份,提高群众森林防灭火、疫情防控意识,营造群防群控、共同努力的社会氛围。
群众纷纷表示,将严格遵守有关森林防灭火、疫情防控等相关法律、条例,积极参与森林防灭火、疫情防控宣传,带头并教育家人和亲朋好友,做好森林防灭火与疫情防控工作。(供稿: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驻南峰山村工作队长 唐佐林)
团结村:金秋硕果采摘忙
近日,走进潇浦镇团结村圣人山村川岩片罗汉果种植基地,正在田间地头忙着采摘罗汉果的圣人山村村民彭登龙,对着驻村工作队员说,“我今年试种了1亩的罗汉果,今天已采摘了6框准备出售,大小果子各一半,大的果每个可以卖到1.1元至1.3元,小的果每个可以卖到0.78元至0.9元,这6框罗汉果卖出去就能得到1200元,如今,路修好了,罗汉果采摘后只拖运400米的距离,就有收购点收购,真是太方便了,罗汉果市场这么好,需求量又大,来年我将会继续扩大种植规模”。



据了解,团结村罗汉果种植,开始只是以出租土地的方式承包他人种植,村民见该果种植见效快,今年在该村已发展如甲冲、川岩、聚河桥、凤塘、西村等5块种植区域,全村种植面积达180余亩,年产值近210万元,种植农户有20余户,农户亩均增收基本在9000元以上,小小的罗汉果真正成了村民的“致富果”和“幸福果”,有力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供稿:县森林公安局驻团结村工作队长 曹照文)
桃源社区:工作队勇立森林防灭火第一线
从9月初以来,按照江永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县卫健局驻桃源社区乡村振兴工作队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身先士卒,与村干部并肩作战,全身投入森林防灭火第一线。一是工作队三人分组与村党员干部、护林员进村入户发放禁火宣传资料和签订承诺书,做到对林区周围住户和重点部位群众禁火宣传资料发放和承诺书签订100%;二是履行管理责任,每位工作队员都包山头和责任片区,各负其责;三是参与驻卡值守并带领护林员开展巡山巡林工作,将工作情况记录在案,做到严防死守,不留死角;四是成立桃源社区森林防灭火临时党支部,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带领桃源社区广大党员积极参与森林防灭火斗争之中来,从源头上杜绝森林火灾发生。目前,桃源社区没有发生群众违规用火,桃源社区的林区没有发生一起山火。(供稿:县卫健局驻桃源社区工作队长 邓友志)



紫荆村:搭建暖心遮阳棚 为民服务暖人心
“自从安装了遮阳雨棚,大太阳下雨天洗衣服方便多了,非常感谢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为我们解决困难!”走进紫荆村,正在遮阳棚下洗衣服的欧大姐说道。



在一次入户走访途中,紫荆村驻村第一书记赵辉经过上欧自然村水井旁时,发现有几个村民正在冒着雨洗衣服,赵辉看到这种情况后,连忙与工作队员前去帮忙,在与村民的交谈中了解到,村民平常都在这里洗衣服、洗菜,但是夏天被晒、雨天被淋,非常的不方便,村民们都希望能在这里搭建一个雨棚。回到村委后,赵辉将所了解到的情况与村“两委”干部进行沟通,召开工作会议,商议决定为8个自然村焊制8个雨棚,赵辉书记也积极向后盾单位申请了专项资金,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共同努力,一座座崭新的雨棚搭建好了,大家亲切的叫它“爱心雨棚”。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自驻村以来,江永县潇浦镇紫荆村驻村工作队共走访群众400多户,积极筹集项目资金和后盾单位积极帮扶解决村里实际困难。今年9月向县水务局争取了5万元修复莲花水库左干线200米漏水水渠;去年出资5.9万元建设了雷家烤烟房的路面硬化,在一桩桩实事好事之中,工作队员在村民心中渐渐生根发芽,彼此架起了连心的桥梁。(供稿:潇浦镇紫荆村驻村工作队 全江平、周清泉)
向光村: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走进向光村,一台挖掘机正在作业,轰轰隆隆地挥动长臂,轻轻一推,老旧的房屋应声倒地。这是向光村推进人居整治的一个缩影,集体拆除空心房,释放闲置土地资源进行重新规划,给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了更多可能。
今年82岁的周艳金老人,刚开始不同意拆除老旧破的危房,在村委的多次劝说下,集体拆除的前一个月,顺利住进了新建房屋,人身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全村目前已拆除空心房70栋。
在村庄的另一边,墙绘工作人员正在绘制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画中有乡村振兴战略的标语,有手捧丰收篮子满眼笑容的农民,与蝴蝶作伴的快乐小女孩、蓝天白云、树木成群,赋予了墙面新的文化生命力,村民们看见都赞不绝口。



向光村充分利用闲置墙面,将文化墙作为宣传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载体,让村民从“被动听”往“主动看”转变,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国家方针政策深入人心,从意识上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更好开展,营造乡村美、人居和谐的居住环境。
今年以来,向光村以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提升等为重点,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围绕“一拆二改三清四化”开展集中整治行动,推动村容村貌提质升级,建设美丽宜居的乡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