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投产的江永县祥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金针菇包装车间,工人们正在加工包装金针菇。
本网讯(记者 莫胜)霜去,雁归,枫叶红。迎着金秋的曙光,一个充满活力与机遇的经济版图正在湘西南大地孕育。
一辆辆有序穿梭的工程车,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厂房,一条条宽阔笔直的大道……江永热火朝天、生机盎然的建设场面,让人感受到一日千里的变化。在青山绿水间,一个个承接产业转移重大项目纷纷落户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
神秘文化,“引凤侧目”
“江永独特的人文优势就是我们承接产业转移的‘秘密武器’。”江永县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千古之谜女书、千年古村上甘棠、瑶族古都千家峒,江永以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物产资源享誉中外,“三千文化”闻名遐迩,“四香特产”久负盛名。
近年来,江永县委、县政府积极实施“文化强县”发展战略,加强生态文化旅游工作。县里抓住被授予“中国最美的小城”和全国“最具文化品位的小城”的机遇,开发特色文化品牌,实施优势发展,不断提升江永历史文化的内核。和着承接产业转移的铿锵步履,江永优势日益显现。该县成功邀请到国际知名音乐家谭盾担任“女书习俗申遗大使”和“女书文化艺术传承大使”,并于今年两次亲赴江永考察女书习俗,计划创作音乐作品《女书》交响曲,开展国内及全球巡演与宣传。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江永文化旅游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知名度进一步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文化旅游业发展。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36.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3亿元,分别增长24%、25.2%,极大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江永借助千年女书、千家峒、千年古村这“三千”文化品牌的推动和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客商被吸引到这里。
夯实基础,“筑巢引凤”
地处湘南边陲的江永曾经高速不通,铁路未成,资源贫乏,鲜有客商青睐。
而如今,客商纷至沓来,签约络绎不绝。洛湛铁路、道贺高速的建成通车改变了往日交通不便的窘境,让闭塞的江永摇身变成香饽饽,成为海内外客商看好的承接产业转移的优良地域。
祥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太平感叹道:“江永毗邻‘两广’,交通便利,这里自然生态好,发展环境优,是企业的最佳选择。在未来三年内,我们将投资12亿元,打造全球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9个月前,该公司陆续投资3.2亿元,启动工厂化生产食用菌项目,目前已建成4条金针菇生产线,日产金针菇70吨。
江永通过不断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形成以绿色食品工业园区、火车站物流加工区、龙洋粉体工业区“一园三区”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县城“两纵六横”循环路网基本形成,县城服务经济发展的集聚力、承载力和推动力大大增强。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目前规划区内已落户金榄果油、香柚加工、食用菌加工等16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火车站物流加工区近期规划2.58平方公里,远期规划10平方公里,已与云南金福源公司签订了3亿元的办厂协议,引进了总投资15.6亿元的现代物流中心项目,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建设工程稳步推进;新进驻的硅锰合金项目前期工作已基本就绪。龙洋粉体加工区近期规划面积1000亩,现已成功引进2家粉体加工企业,其中投资1.3亿的金玉科技已建成投产,投资9000万元的华鑫科技正抓紧建设,即将投产;远期规划2000亩,拟引进10家以上粉体加工及其上下游企业,致力打造成为全国第二大、集群发展、链式加工的粉体加工园区。投资3000万元的外向型企业五金科刃正式投产,已出口产品 1批次5万件。
积极招商,“有凤来仪”
“敞开南大门,对接粤港澳,加快湘南地区开放开发。”对此,江永县抢抓先机,主动做好承接转移文章,努力推进与沿海地区的对接,促进县域经济科学跨越发展。近三年来,该县承接沿海产业转移项目覆盖了工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商贸、物流、旅游、服务等多个领域,经济总量连续三年保持了13%以上的增长势头,其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连续四年名列全市前茅。
2012年江永县财政预算安排100万元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今年以来,全县新包装、开发了100多个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额达100多亿元。
今年中博会期间,风能发电、高分子碳酸钙、香型农产品开发等15个重点项目成功签约,合同资金逾22亿元,其中外资3000万美元。5月底与台湾宜兰市就农业技术交流、农业产业化项目开发和引进宜兰市企业投资等事项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
回首往昔,江永的产业建设从未像今天这样繁荣,更未像今天这样激昂。着眼未来,高端切入,围绕重点产业招大引强,带动配套企业聚集,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江永正信心满怀地挥就承接产业转移大手笔。